吃素好容易餓…
吃素不知道吃什麼,有看到食物就吃,能吃飽就好了,沒在管熱量和營養的啦!
咳咳…這樣久而久之身體容易出現問題的,肌少症、高血壓、肥胖高體脂等等的都會找上門。
有沒有留意過我們每天吃進身體的食物以及總熱量是多少呢?
我怎麼知道今天有沒有吃太多?還是跟根本吃不夠呢?
首先,我們要先了解一個觀念「熱量」。
|熱量
熱量是食物進入身體之後所攜帶的能量,可以幫助我們維持正常生理活動、新陳代謝,我們即便在睡覺,也是需要熱量維持心跳、血壓、呼吸,可以說~連做夢也是需要熱量的!
而維持我們身體最基本生理活動、新陳代謝的熱量,就叫做基礎代謝率(BMR, Basal Metabolic Rate)。
攝取的熱量過少,身體會分解原本的身體組織來維持血壓心跳,讓必要的器官像大腦、心臟、肺臟、腎臟可以正常運作,若本來身體庫存的脂肪很多,脂肪就會分解來產生熱量。但如果本來身體體脂很低,那麼身體就會找肌肉細胞要能量,把肌肉裡的蛋白質分解,透過代謝來產生身體要的熱量。
攝取的熱量過多,供過於求,多餘的熱量就緩轉變為全民公敵 ——「脂肪」,脂肪儲存在身體各處,在肚子裡就是內在脂肪及啤酒肚、在大腿外側就是馬鞍肉、在肚子上就是游泳圈、在手臂就是蝴蝶袖。
看到這裡,聰明的你(妳)一定想知道,到底自己一天的熱量多少才是嘟嘟好的呢~
這邊提供三種方法給大家,三種方法對於剛開始要評估自己應該吃多少熱量的朋友都可以。
*註:但如果有增肌減脂、懷孕、中重度疾病狀態需求的朋友,屬於特殊族群,應該諮詢專業人士,才能得到更精準,對身體更好的建議喔!
方法一、基礎代謝率(BMR)
基礎代謝率可以看作是整天躺在床上,只呼吸且不做其他活動,身體所需要維持最基本生理代謝的最低熱量需求!
會影響到基礎代謝率高低的有很多,像是性別、身高、總體重、年齡、肌肉量、賀爾蒙、環境溫度等。
- BMR計算
- BMR(男)=(13.7×體重(公斤))+(5.0×身高(公分))-(6.8×年齡)+66
- BMR(女)=(9.6×體重(公斤))+(1.8×身高(公分))-(4.7×年齡)+655
方法二、每日建議攝取熱量
每日建議攝取熱量根據每天的活動量以及現在的體重,來計算每天應該吃進多少熱量最好。
體重過輕者,應該要增加體重,所以應該要攝取較多的卡路里;體重過重者、肥胖者,為達減重目的,會建議減少熱量攝取。
那,要怎麼知到我的活動量是輕度、中度、重度哪一種呢?請看下表
每天活動量 | 活動種類 |
---|---|
輕度工作 | 大部分從事靜態或坐著的工作。 例如:家庭主婦、坐辦公室的上班族、售貨員、大眾交通工具司機等… |
中度工作 | 從事機械艙做、接待或家事等站立活動較多的工作。 例如:保母、護理師、服務生等…… |
重度工作 | 從事農耕、漁業、建築的重度使用體力之工作。 例如:運動員、搬家工人、建築工人等… |
舉例:辦公室新來的20歲在學工讀生小亭,每天除了上下課,再來就是騎機車去打工,也忙到沒時間運動,半夜結束打工回到寢室肚子餓又吃宵夜,一兩年下來,原本身高155cm身材嬌小的她,體重來到人生巔峰高達70公斤,這樣她一天可以吃入多少卡的熱量呢?
答:小亭的日常活動,大部分都是坐著,交通工具也是機車,幾乎說可以是沒有站立或是有強度的運動。根據上面的表格,她屬於「輕度工作者+體重過重」,按公式計算20~25(kcal/kg) X 70(kg)=1400~1750kcal。
方法三、每日總熱量需求(TDEE)
「每日總熱量需求(TDEE, Total Daily Energy Expenditure)」,就是身體每天真正消耗的熱量,會依據每個人的日常活動量、體重不同、吃進去的食物不同,計算出來的數字每個人就會不太一樣。所以,每日總熱量需求(TDEE)與基礎代謝率(BMR)不同。
也有人稱為「維持體重的熱量」,因為當攝取的卡路里 = TDEE,體重會維持。
- 每日總熱量需求(TDEE) = 基礎代謝(BMR)+活動量指數
- TDEE的計算=BMRx活動量
- 無活動:久坐,TDEE = 1.2x BMR
- 輕量活動:每周運動1-3天(輕鬆),TDEE = 1.375 x BMR
- 中度活動量:站走稍多、每周運動3-5天(中強度),TDEE = 1.55 x BMR
- 高度活動量:站走為主、每周運動6-7天(高強度),TDEE = 1.725 x BMR
- 非常高度活動量:無時無刻都在運動,幾乎整天都做高強度的運動,像是建築工人等勞力型的工作,TDEE = 1.9 x BMR
|素食者要吃多少熱量?跟葷食者有差別嗎?
基本上,從熱量角度來說,是沒有太大的差別!
吃草與吃肉的人,差別只是吃進去的食物種類不同,每日消耗熱量與個人年齡、性別、體重、活動量還是有較直接的關係。
不會說,「因為我吃素,所以我每天就可以減少消耗500kcal的熱量,或是多消耗一杯珍奶的熱量。」
既然有差別的,就是吃進身體的食物。
那麼,唯一會有差別的是食物吃進身體後的的消化吸收,到底身體在消耗能量用於分解吸收草食與肉食是否有差異?
這個問題,早在2012年就有科學家做過研究,也發表正式論文(有興趣可看下圖)。
研究結論:
動物蛋白質(雞肉)的餐後能量消耗效應與植物蛋白質(豆腐)的餐後能量消耗(PEE)無統計上的差別。
動物蛋白質(雞肉)的食物產熱效應大於植物蛋白質(豆腐)的食物產熱效應(TEF),但無顯著的差異。
🔺最後結論:
所以,身體在分解吸收植物蛋白與動物蛋白時,食物產熱效應病無統計上的差別!
所以素食者在攝取熱量上,與葷食者相同!只要同樣依據上面的方法一到三,注意吃進身體的總熱量,進而調整,也是不會有熱量缺乏的困擾!
–以下為論文部分截圖–
2012年論文:
文章結論:
在膳食蛋白質的標準組成中,
研究顯示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的
膳食餐後產熱相似。
Reference:
- http://www.ijbbb.org/papers/125-N012.pdf
-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網站 https://www.hpa.gov.tw/Home/Index.aspx